欢迎进入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官网!

医院新闻

预防压疮 老年人“躺平”有技巧

发布时间:2025.10.11 阅读次数:12

字体:

{ 关闭 }

对长期卧床的老人来说,压疮(俗称褥疮)是常见的健康威胁。它多因老人皮肤弹性差、血液循环慢,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后缺血坏死引发,一旦发生,不仅会让老人承受疼痛,还可能诱发感染,延长康复时间。其实,只要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就能有效降低压疮风险,让老人卧床更舒适。


01

老人易患压疮主要有3个关键因素


皮肤脆弱:随着年龄增长,老人皮肤变薄、弹性下降,屏障功能变弱,稍微摩擦或受压就容易受损;


血液循环慢:老人血管弹性差,卧床时局部组织(如屁股、后背、足跟)长期受压,血液无法正常流通,组织缺氧缺血,就容易坏死;


活动能力弱:多数卧床老人无法自主翻身,身体重量长期集中在几个骨突部位,压力持续时间越长,压疮风险越高。




02

核心方法:做好“3个关键”,从源头防压疮


1. 定时翻身:给身体“减压”,每2小时一次翻身是预防压疮最核心的动作,能直接减少局部组织受压时间,关键要做到“定时、正确”:


频率:无论老人是仰卧还是侧卧,都要每2小时翻一次身。


姿势:优先选“30°侧卧”——比如左侧卧时,在老人背部垫一个软枕头支撑,让身体与床面呈30°角,避免直接90°侧卧(会加重肩、髋部压力);仰卧时,在足跟下方垫一个薄软枕,让脚跟悬空,不直接接触床面;若老人能轻微活动,也可协助其半坐卧位(床头抬高不超过30°),但每次时间别超过1小时。


动作:翻身时要“托扶”而非“拖拽”——双手分别托住老人的肩、腰、臀,缓慢移动身体,避免皮肤与床单摩擦,防止擦破皮肤。

                 

2. 呵护皮肤:保持清洁干燥,拒绝“刺激”老人皮肤脆弱,稍不注意就可能受损,日常护理要做到“温和、细致”:


清洁:每天用38-40℃的温水帮老人擦拭全身,重点擦颈部、腋窝、腹股沟、肛周这些易出汗、易藏污的部位。擦拭时用柔软的纯棉毛巾,轻轻拍干(别用力擦),避免皮肤破损。


防潮:若老人有尿失禁、出汗多的情况,要及时更换纸尿裤或隔尿垫,每次更换时用温水擦净肛周皮肤,可涂一层温和的护臀霜(无香精、无刺激型),防止尿液、汗液刺激皮肤。

               

检查:每天擦身或翻身时,仔细查看老人的“高危部位”——骶尾部(屁股下方)、肩胛部(后背骨头突出处)、足跟、肘部、耳廓,若发现皮肤发红(按压后不褪色)、发紫、起水疱,要立即告知医生,及时处理。

                 

3. 优化床品:给身体“软支撑”,避免“硌压”床品的舒适度直接影响老人皮肤状态,选择和整理床品有讲究:


选对材质:床单、被套选纯棉材质,柔软透气,不刺激皮肤;别用化纤或毛绒材质的床品,容易摩擦皮肤,还可能引发过敏。        

                

保持平整:每天整理床品,把床单拉平,抖掉里面的碎屑(如头发、线头),避免褶皱或杂物硌着皮肤;若床单被尿液、汗液浸湿,要立即更换,保持床品干燥清洁。


辅助工具:若老人长期卧床,可在身下铺防压疮气垫床(选择波动型,能交替减压),但要注意定期检查气垫床是否漏气,确保压力均匀,避免局部仍有持续受压。


微信图片_2025-10-09_095452_042.png



03

温馨提示:这些细节别忽视


营养跟上:给老人搭配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比如鸡蛋、牛奶、瘦肉、新鲜蔬菜,帮助皮肤修复、增强皮肤弹性,减少压疮风险(若老人有糖尿病等基础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

              

适当按摩:每次翻身时,用手掌轻轻按摩老人未受压的部位(如四肢、背部),力度以老人感觉舒适为宜,能促进血液循环,但要避开已发红或疑似受损的皮肤,避免加重损伤。


多陪老人聊:卧床老人可能因活动少、情绪低落而不愿配合翻身,家人要多和老人沟通,告知预防压疮的重要性,鼓励老人积极配合护理,也能让老人保持良好心态。照顾卧床老人,预防压疮是“持久战”,关键在“细心”和“坚持”。只要每天做好翻身、护皮肤、整床品这几件事,就能为老人筑起一道“保护墙”,让老人远离压疮痛苦,安享舒适的卧床时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