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眼科』蒙医春季眼科指南
一、饮食调理:清肝健脾,温和升阳
1. 少酸多甘 :蒙医认为春季属“木”,与肝相应,酸味易助肝火,宜减少酸味食物(如醋、未成熟水果);适当增加甘味食物(如小米、红枣、山药、蜂蜜)以健脾,平衡肝气。
2. 温补而忌燥热 : 可食用羊肉汤(加入少量诃子或草果调味,助消化)、发酵乳制品(如塔日格,即酸奶)以增强脾胃; 避免过量辛辣、油腻食物,防止内热积聚。
3. 春季特色食材 : 沙葱(蒙古韭菜):蒙医认为可祛风散寒,促进消化; 苦菜(如蒲公英嫩叶):清肝解毒,可凉拌或煮茶。
二、起居作息:顺应阳气生发
1. 早睡早起 : 蒙医提倡春季“与日同兴”,日出前起床活动,助阳气升发,避免睡懒觉压抑气血运行。
2. 防风保暖: 春季风邪盛,需注意颈部、腰腹保暖,尤其早晚温差大时穿戴护腰、围巾; 室内可焚艾草或蒙药香(如阿嘎如、沉香)净化空气,驱散湿寒。
三、运动与疗法:疏通气血
1. 适度运动 : 每日清晨散步或练习“蒙医导引术”(类似柔缓的拉伸运动),重点舒展肝胆经络; 避免剧烈出汗,以免耗损阳气。
2. 传统外治疗法: 蒙古灸:用艾条温灸肝俞、足三里等穴位,助阳气升发 ; 药浴:以蒙药(如文冠木、侧柏叶)煮水泡脚或沐浴,祛风除湿 ; 放血:眼部疾病一般在耳尖或耳背放血。
四、情志调养:疏肝解郁
1. 保持情绪平和 : 春季肝气易郁结,蒙医建议多接触自然,远眺草原以开阔心胸; 避免愤怒、抑郁,可听长调音乐或诵经调节“赫依”(气机)。
2. 社交活动 : 参与春季那达慕等集体活动,通过人际交流疏解压力。
五、预防春季常见病
1. 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结膜炎) : 蒙医认为春季风邪易引发皮肤瘙痒,鼻子眼部痒、湿疹,可用沙棘油外涂或内服(清血热)眼部冷敷 ; 避免接触花粉、尘沙,外出戴口罩。
2. 消化不良: 春季脾胃较弱,可晨起空腹喝少量光明盐(蒙药)温水,助消化。
蒙医春季养生的核心是“平衡”:饮食清淡温补、起居防风早醒、情志疏畅豁达,同时借助传统疗法增强体质。若具体症状明显(如长期疲劳、失眠),建议咨询蒙医辨证施治。
医生简介 胡龙堂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