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
“解毒工厂”和“代谢中心”,
代谢调控、消化支持、
解毒净化、凝血免疫都需要它。
2025年7月28日
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
我国宣传主题为
“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肝炎,爱肝护肝!
⼀、肝炎的类型与传播途径
1.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最常见的肝炎类型,主要包括甲肝、⼄肝、丙肝、丁肝和戊肝五种。
甲肝和戊肝:主要通过粪-⼝途径传播,如⾷⽤被病毒污染的⾷物或⽔。
⼄肝、丙肝和丁肝:主要通过⾎液、母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
2. 非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包括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免疫性肝炎等,这些类型的肝炎主要由不良⽣活习惯、药物使⽤不当或⾃⾝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
1. 进展:
经⾎传播控制:通过⾎站筛查、核酸检测等措施,有效减少了经⾎传播病毒的风险。
⼈群⼲预:为阿⽚类物质成瘾者提供药物维持治疗服务,开展针具交换,降低了⾼危⼈群的感染率。
医疗器械管理:推⾏⼀次性注射器使⽤,加强介⼊性治疗监管,有效防⽌了医源性感染。
2. 挑战:
丙肝隐匿性强:丙肝被称为“沉默的杀⼿”,患者多⽆明显症状,导致⼤量患者未被及时发现和治疗。
⼄肝治疗周期⻓:⼄肝治疗需要长期服药和定期检查,部分患者因经济或认知原因未能坚持治疗。
非病毒性肝炎防控难度⼤: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病毒性肝炎的防控需要改变⼈们的⽣活习惯,这往往需要长期的社会教育和个⼈努⼒。
1. 疫苗接种
⼄肝疫苗:我国已将⼄肝疫苗纳⼊⼉童计划免疫,成⼈⾼风险⼈群也应考虑接种或补种。
甲肝和戊肝疫苗:对于特定⾼风险⼈群,如⾷品从业者、旅⾏者等,建议接种甲肝和戊肝疫苗。
2. ⽣活⽅式调整
限酒:减少酒精摄⼊,避免酒精性肝炎的发⽣。
健康饮食与运动:均衡饮⾷,适量运动,预防脂肪肝。
谨慎⽤药:避免滥⽤药物,减少药物性肝炎的风险。
3. 定期监测与治疗
定期体检:⾼风险⼈群应定期进⾏肝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肝炎。
规范治疗:确诊肝炎后,应在专业医⽣指导下进⾏规范治疗,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