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科普』胆囊结石--您身体里“沉默的小石头”危机
当您饭后偶尔感到右上腹隐隐作痛,或突然袭来一阵剧烈绞痛时,可能正是您胆囊里的“小石头”在刷存在感。胆囊结石,这个困扰着干万国人的常见病,正悄然成为现代人健康的隐形威胁。
胆囊结石的庐山真面目

胆囊结石是在胆囊内形成的固态结晶物质,主要分为两大类:
胆固醇结石(占80%以上)
颜色:黄白、黄褐
质地:硬脆
成因: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
胆色素结石
颜色:黑色或棕褐色
质地:松软。
成因:胆红素沉积
这些“小石头”大小不一,有的细如沙粒有的大如鸡蛋,
数量也从单颗到数百颗不等。
哪些人容易中招?
以下7类人群是胆囊结石的高危人群:
年过40:年龄增长,风险增加
女性同胞:雌激素影响,发病率是男性2-3倍
多次生育:孕期激素变化促进结石形成
肥胖人群:胆固醇代谢负担重
快速减肥者:短期内减重超过1.5kg/周
糖尿病患:代谢异常牵连胆汁成分
有家族史:遗传因素不可忽视
身体发出的警报信号
胆囊结石并非总是“沉默的羔羊”,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
典型表现:
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尤其在饱餐、进食油腻后
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
伴随恶心、呕吐、腹胀
危险征兆(需立即就医):
持续剧痛超过6小时
高热寒战
皮肤巩膜黄染。
茶色尿、陶土色大便

发现结石怎么办?治疗方案一览
保守治疗
适合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胆固醇性结石
定期观察:每6-12个月B超复查
药物溶石:熊去氧胆酸(适用于直径<1cm结石)
饮食控制:低脂、高纤维膳食
外科手术
当结石引发症状或并发症时,手术是根治选择: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金标准)
微创,仅3-4个小孔
住院2-3天,恢复快
术后1周可恢复正常工作
保胆取石术
保留胆囊,只取出结石
适合胆囊功能良好的年轻患者
但结石复发率较高(约10%/年)
饮食防石指南:吃出健康胆囊
预防胜于治疗,记住以下饮食原则:
推荐食物:
高纤维:全谷物、新鲜蔬果
优质蛋白:鱼、禽、豆制品
健康脂肪:坚果、橄榄油(适量)
限制食物:
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
高胆固醇食物:蟹黄、虾卵
精制糖类:甜点、含糖饮料
饮食习惯:
规律三餐,特别是吃早餐
避免暴饮暴食
多饮水(2000m1/天).
常见疑问解答
Q : 没有症状的结石需要治疗吗?
A : 通常建议观察,但以下情况应考虑手术:结石直径>3cm、胆囊息肉>1cm、瓷化胆囊。
Q : 切除胆囊会影响消化吗?
A:术后短期内可能对油腻食物耐受下降,但多数人在3-6个月后逐渐适应,胆总管会代偿性扩张,部分替代胆囊功能。
Q : 体外碎石适合胆囊结石吗?
A : 目前不推荐,因为碎石后小结石可能排入胆总管引发更危险的梗阻。
健康小贴士 : 定期体检是发现胆囊结石的最佳途径,简单、无创的腹部B超就能让这些“小石头”无处遁形。关爱健康,从关注胆囊开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