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官网!

医院新闻

『健康科普 | 神经内科』帕金森病是如何悄然发生的

发布时间:2025.05.23 阅读次数:8

字体:

{ 关闭 }

一、疾病的核心机制:从蛋白异常到神经元死亡



帕金森病的发生源于大脑中一种关键蛋白的异常变化。α-突触核蛋白是神经细胞中天然存在的蛋白,正常状态下参与细胞信号传递和废物清除。但在帕金森病中,这种蛋白因基因突变或环境毒素(如农药、重金属)影响发生错误折叠,形成不溶性的路易小体。这些异常蛋白团块在黑质区(大脑中负责生产多巴胺的脑区)堆积,直接破坏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病理进程的关键步骤:


1. 错误折叠:α-突触核蛋白结构异常,形成路易小体。

2. 线粒体损伤:路易小体损伤线粒体(细胞的能量工厂),致能量供应中断。


3. 氧化应激与细胞死亡:能量危机引发自由基过量生成,最终导致黑质区神经细胞大量死亡。


4. 多巴胺水平骤降:当黑质区神经细胞损失超过60%时,多巴胺分泌不足,运动指令传递中断,典型症状(如手抖、动作迟缓)显现。


微信图片_20250523091735.jpg


二、从病理改变到症状显现:漫长的隐匿期



帕金森病的特点是症状出现远晚于病理损伤。患者出现手抖、动作迟缓等运动症状时,黑质区神经细胞可能已死亡超过60%,而这一过程可能持续数年至十余年。


隐匿期的关键特点:


1. 早期病理改变:α-突触核蛋白错误折叠和路易小体形成在症状出现前数年甚至十余年已开始。


2. 非运动症状优先出现:嗅觉减退:炒菜、进食等味觉明显减退90%患者早期出现);顽固性便秘:每周排便少于3次,常规治疗无效;睡眠障碍:快速眼动期行为异常(如睡眠中喊叫、肢体动作)。


3. 代偿机制掩盖进展:早期大脑通过未被损伤的神经细胞代偿功能,患者仅感觉“易疲劳”或“动作稍慢”,易被误认为衰老或压力。


微信图片_20250523091748.jpg


三、为何称为“沉默的杀手”?



1. 症状与病因的时间差:从α-突触核蛋白异常到运动症状出现,可能跨越10年以上。此期间患者常辗转于消化科、耳鼻喉科等科室,延误神经科诊断。


2. 非运动症状的误导性:嗅觉减退可能被归因于鼻炎,便秘被认为是饮食问题,睡眠障碍被误诊为焦虑症。


3. 不可逆的神经元损伤:神经细胞死亡后无法再生,但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


微信图片_20250523091833.png


四、科学应对:早期识别与干预



1. 关注早期非运动症状:嗅觉测试:通过嗅闻醋、汽油等5种气味进行初筛;睡眠监测:家属需留意患者是否在睡眠中出现异常动作。


2. 生活方式调整:规律运动:每周3次有氧运动(快走、游泳)可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分泌;饮食建议:地中海饮食避免毒素暴露:避免接触农药比如除草剂等;新装修环境通风3个月以上;避免接触铅锰等重金属


3. 医学干预手段:药物治疗:左旋多巴补充多巴胺,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以避免副作用;康复训练:物理治疗改善肌肉僵硬,平衡训练降低跌倒风险;前沿探索:期待靶向治疗的成功。

微信图片_20250523091845.jpg


帕金森病的本质是α-突触核蛋白异常引发的黑质区神经元渐进性死亡。从病理改变到运动症状显现,这一过程可能持续十余年,期间非运动症状(嗅觉减退、便秘等)是关键的预警信号。尽管目前无法完全阻止疾病进展,但早期识别和科学管理可显著延缓功能损伤。若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至神经内科就诊,以明确诊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