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官网!

医院新闻

解密“垂体腺瘤”——脑袋里的“小不点”藏着大秘密

发布时间:2025.08.14 阅读次数:23

字体:

{ 关闭 }

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之一,位于中颅凹底蝶鞍的垂体窝内,通过垂体柄、漏斗与下丘脑相连。垂体呈卵圆形,成人垂体大小约为1.0cm×1.5cm×0.5cm,重量0.5~0.6g,在青春期和妊娠期可增大。根据组织来源和功能的不同,垂体可分为前部的腺垂体和后部的神经垂体两大部分。


图片5.jpg


垂体腺瘤──是一种较常见的、生长缓慢的颅内肿瘤,也是鞍区常见的肿瘤。垂体腺瘤的年发病率约为1/10万人,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垂体腺瘤起源于垂体前叶细胞,组织学上属良性病变。恶性垂体腺瘤少见,不到垂体腺瘤总数1%。70%的病例发生在30~50岁。肿瘤的发生有其内在或外在的促进因素,雌激素可能是增强肿瘤生长的因素。近年来,随着内分泌检验和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垂体腺瘤的诊断率不断提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图片6.jpg


参照Hardy的垂体瘤分级标准,垂体腺瘤可分为五级:


1级:肿瘤直径在10mm以内,于鞍内生长;

2级:肿瘤向鞍上伸展达10mm,充填鞍上池;

3级:肿瘤向鞍上扩展10mm~20mm,使第三脑室上抬;

4级肿瘤向鞍上扩展20mm~30mm,压迫第三脑室前部;

5级:肿瘤向鞍上扩展>30mm,达侧脑室Monro孔,伴梗阻性脑积水。


图片7.png

1级为微腺瘤          2、3级为大腺瘤        4、5级为巨大腺瘤


垂体腺瘤根据分泌激素的不同,分为功能性腺瘤和无功能腺瘤。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腺瘤,根据分泌激素不同,又可分为:泌乳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促甲状腺腺瘤、促性腺激素腺瘤和多分泌功能腺瘤。


催乳素──腺瘤主要是释放催乳素,它的增多导致女性月经周期不规律、甚至停经,青年女性无法怀孕,以及非哺乳期的乳汁异常分泌,男性则可能出现性欲下降、性功能障碍。


生长激素──腺瘤经过释放生长激素,在儿童期导致“巨人症”,青春期以后分泌增多可导致鼻子增大、嘴唇增厚、颧骨增高、下颌前突等面容改变,甚至因手指、脚趾变粗大,出现鞋码一年比一年大;有的因激素过多引起咽喉及呼吸道壁的组织增生、增厚,导致气道狭窄,从而引起睡眠打鼾、呼吸暂停等症状,严重者可有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部分还会伴发糖尿病、高血压病。


手指增粗                                      面容改变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则因激素的过多释放出现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等表现,皮肤多有紫纹(多在侧腹部、下腹部、胸部)、有的还会伴有痤疮、多毛、高血压病。

满月脸                           皮肤紫       


促甲状腺激素──腺瘤因分泌过多的促甲状腺激素,导致出现甲亢的症状,比如心慌、多汗、消瘦、容易激动、易怒,有的还会伴有甲状腺肿大和突眼表现。

01

怎么判断是否患有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早期发现非常重要,了解它的典型表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可以降低治疗难度,减少手术风险,减轻术后反应。所以,出现前面描述的症状不要慌乱,应及时到大型医院的神经外科或者垂体瘤专科门诊就医,由专科医生判断是否患有垂体疾病。虽然有的因发病症状不同就诊于不同的科室(如眼科、妇科),但是经过医生初步排查后怀疑是由垂体病变导致的,也会及时转至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处,通过进一步完善头部MRI、视力视野、内分泌激素等检查,判定肿瘤的类型并制订下一步治疗方案。

02

患了垂体腺瘤怎么治疗


首先,不是所有的垂体腺瘤都需要手术治疗。少数无功能性微腺瘤由于没有压迫垂体引起临床症状与激素改变,可以通过定期MRI检查随访观察肿瘤是否呈进行性增大,再决定是否需要行手术治疗,如果不长大,也就不必进行手术。


催乳素腺瘤根据专科医生详细评估后也可选择服药治疗,通过正规的服药治疗,部分患者肿瘤缩小甚至消失。对于需要手术的垂体腺瘤经评估后,约95%以上可以选择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微创手术切除肿瘤,约5%则需选择开颅手术或者开颅+神经内镜经鼻微创联合手术。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微创手术是目前先进、成熟的手术方式,是通过神经内镜置入鼻腔,达到肿瘤位置进行手术切除肿瘤。内镜下手术具有手术视野好、减少手术盲区、定位更精准等优势,使全切率大大提高。内镜经鼻微创手术从外部看不到手术切口,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既做到切除肿瘤,又保留正常垂体与神经功能等优势,所以患者术后恢复快,一般5天左右即可出院,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