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官网!

医院新闻

生死时速!多学科协作成功抢救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危重患者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次数:7

字体:

{ 关闭 }

7月7日清晨,我院症医学科(ICU)内,一位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的患者成功复苏并顺利拔除气管插管,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这标志着我院在多学科通力协作下,成功打赢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硬仗,将一名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穿孔致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危重患者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微信图片_20250707195820.jpg

病情凶险,生命垂危


7月6日清晨,一名急诊患者被紧急送入我院。据家属描述,患者两天前出现右下腹痛未及时就医,后疼痛迅速扩散至全腹,直至凌晨被发现意识状态极差。急诊科接诊后迅速反应,完善相关检查,初步诊断结果令人揪心:感染性休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化脓性腹膜炎、代谢性酸中毒、I 型呼吸衰竭、高乳酸血症、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患者病情极其危重,生命体征极不稳定,被紧急收治入重症医学科(ICU)。




ICU内,气氛紧张有序。阿拉坦嘎日地副主任医师立即组织团队全力抢救,争分夺秒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同时,意识到必须尽快清除感染源,他第一时间联系普外二科急会诊。普外二科佟山主任火速赶到,经仔细评估后明确指出:患者感染性休克源于阑尾坏疽穿孔,必须立即手术切断感染源,否则生命危在旦夕! 然而,患者当时处于严重的感染性休克状态,手术耐受性极差,风险极高,每一步都如同在薄冰上行走。

多科联动,果断决策


时间就是生命!阿拉坦嘎日地副主任医师立即上报医务部。满达部长接到报告后,毫不犹豫,果断启动医院紧急救援机制,组建多学科协作(MDT)救治小组。医院党委副书记巴特金亲自到场指导,协调资源。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普外二科、麻醉科等相关医技科室专家迅速集结,进行紧急会诊。面对复杂的病情和高风险,专家团队经过严谨、高效的分析与充分讨论,最终达成共识:立即行急诊腹腔镜下腹腔探查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希望。一场多学科协同作战的攻坚战正式打响。

精诚合作,手术攻坚


手术室内,无影灯亮起,为生命照亮希望。麻醉科张远主任带领冯桂蓉医师、胡月医师组成精干麻醉团队,全程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精准调控,为手术安全平稳进行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保障。普外二科佟山主任、乌云毕力格医师、李富海医师迅速投入手术。术中探查证实了术前判断:患者腹腔内积聚大量脓液,阑尾已坏疽穿孔。手术团队临危不乱,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在腹腔镜下沉着冷静、精准操作,顺利切除了坏疽穿孔的阑尾,并反复使用大量温盐水彻底冲洗腹腔,清除了感染源。





术后,患者安全返回ICU继续接受严密的生命支持与高级监护治疗。ICU医护团队彻夜守护,精细化管理,积极抗感染、纠正内环境紊乱、维护器官功能。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病情奇迹般地在术后第一日(7月7日)清晨迎来转机:成功复苏,顺利拔除气管插管,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各项关键指标明显改善,已初步脱离生命危险,达到转出ICU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的标准。




从急诊科的快速识别与接诊,到重症医学科的争分夺秒抢救与生命支持;从医务部的快速响应与高效组织多学科会诊,到麻醉科的精准护航保障手术安全;再到外科团队的当机立断与精湛手术技艺——这场惊心动魄的生命营救,环环相扣,无缝衔接,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每一个身影都闪耀着专业与担当的光芒。


本次成功救治危重复杂病例,生动体现了我院在急危重症综合救治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更是对我院“以患者为中心”、多学科紧密协作(MDT)机制高效运行的一次完美检验和有力诠释。 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征途上,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秉承团结协作、精益求精、勇于担当的精神,为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全力以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