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官网!

医院新闻

胃镜:探秘胃部健康的 “高清摄像机” | 内窥镜诊断科

发布时间:2025.07.09 阅读次数:18

字体:

{ 关闭 }

在我们的身体里,胃部默默承担着消化食物的重要职责,可它的健康状况却常常被我们忽视。而胃镜,就像一台深入胃部的 “高清摄像机”,凭借着直观又清晰的观察能力,能精准捕捉到胃部及周边器官潜藏的各种健康隐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胃镜到底能为我们发现哪些问题。

炎症与溃疡:胃部常见 “小麻烦” 背后的隐患


胃部的炎症和溃疡是很常见的问题,但可不能小觑它们背后的隐患。

慢性胃炎在胃镜下会呈现出胃黏膜发红、肿胀的样子,而且它在胃镜检查中的检出率高达 80% 以上。虽然常见,但如果长期不管不顾,很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胃部疾病。

胃溃疡就如同胃壁上出现的 “坑洞”,大多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者服用某些药物(比如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那些反复不好的溃疡有可能发生癌变,这可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还有反流性食管炎,是因为胃酸倒流到食道,灼伤了食道黏膜,患者常常会觉得胸口有火辣辣的疼痛感,而胃镜能清楚地看到食道黏膜的损伤情况。

癌前病变:早发现就能阻断癌变之路


癌前病变是胃镜筛查的关键目标,从癌前病变发展到癌症通常需要 5-10 年的时间,所以定期复查能有效地阻断这个进程。

肠上皮化生在胃镜下表现为胃黏膜变得类似肠黏膜,呈现出灰白颗粒,出现这种情况,癌变风险会增加 3 倍。

异型增生则是细胞排列混乱,分为轻、中、重度,其中重度异型增生就差不多相当于早期癌了。

肿瘤:良恶之分需精准判断

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需要精准判断。

良性肿瘤中,胃息肉多数情况下是无害的,但其中的腺瘤性息肉存在恶变的可能;平滑肌瘤表现为黏膜下的小肿块,一般生长得比较缓慢。

恶性肿瘤里,早期胃癌可能只是米粒大小的黏膜变色或凹陷,这时候治愈率能达到 90% 以上,所以胃镜能早发现非常关键;进展期胃癌常表现为菜花样肿物或巨大溃疡,一旦发现就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出血与血管病变:隐藏的 “出血风险”


有些出血与血管病变就像隐藏的 “出血风险”,需要格外警惕。

胃底静脉曲张常见于肝硬化患者,就像胃部的 “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破裂出血。

急性胃黏膜出血可能在大量喝酒或者受到应激刺激后出现,会有满胃渗血的情况。

溃疡血管裸露这类情况,喷血的风险极高,必须及时处理。

这些病变最危险!需立即干预

有些病变的特征比较危险,需要立即进行干预。比如溃疡边缘隆起呈火山口状,这种情况要取活检排除胃癌;胃息肉大于 1cm 时,要在内镜下切除并进行病理化验;黏膜重度异型增生则需要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进行治疗。

为什么必须做活检?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做了胃镜还必须做活检呢?其实,胃镜通过肉眼判断病变的准确率只有 70%,而活检才是诊断的 “终极裁判”。医生会取 3-5 块米粒大小的组织,通过病理化验来区分是炎症还是癌变,从而指导后续治疗方案。

您需要知道——

最后,还有一些重要的知识需要大家了解。无症状并不代表没有病变,早期胃癌 70% 都没有明显症状,不能凭感觉来判断胃部健康。如果怕疼,可以选择无痛胃镜,它采用静脉麻醉,患者只需睡 10 分钟左右就能完成检查,舒适度比较高。

另外,高危人群可别拖延检查。40 岁以上且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患有老胃病且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都属于高危人群,应该主动定期做胃镜检查。

记住:胃镜是唯一能直接揪出早癌的技术!一次及时的检查,可能就能挽救生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