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官网!

医院新闻

少数民族医药循证评价方法研讨会暨课题督导会在呼和浩特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8.21 阅读次数:18

字体:

{ 关闭 }

微信图片_20250821094900.jpg


近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主办的少数民族医药循证评价方法研讨会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督导会在呼和浩特举办。本次会议旨在切实推进 2022 年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及课题的实施进度,加强课题管理与质量控制,确保研究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深入探讨少数民族医药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方法学问题,推动民族医药高质量证据的生产与应用。广东省中医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医医院、西藏自治区藏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等单位项目及课题负责人参加会议。原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许志仁,原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刘玉玮,天津中医药大学首席科学家、岐黄学者胡镜清,广东省中医院循证医学中心主任郭新峰,天津市安定医院(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医学博士、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挂职副院长李申以及少数民族医药、循证医学、临床研究方法学、财务管理等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专家等出席会议。


微信图片_20250821094846.jpg


李申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将其摆在突出位置,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的重要论述,为少数民族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发展方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是贯彻“四个面向”战略要求的重要举措。我院此次承担的课题聚焦少数民族医药循证评价,致力于突破疗效评价标准化难题,构建具有民族医药特色的循证医学体系。这不仅对实现少数民族医药现代化转型至关重要,也是推动其走向世界的关键突破口。这一突破性工作必将为少数民族医药的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化传播注入新动能。


微信图片_20250821094853.jpg


许志仁在讲话中指出,国家投入资源予以支持重点研发项目,核心目的在于破解少数民族医药发展中的关键难题,促进其临床应用与推广。他强调,课题研究不应仅停留于理论层面,或脱离实际需求为研究而研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自项目申请伊始便明确研究目标与解决路径,力求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微信图片_20250821094910.jpg


会议开幕式后各课题负责人依次汇报了项目的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督导专家们认真听取了汇报,仔细查阅了相关资料,并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和建议。在质量控制方面,专家们强调要严格遵守研究方案,确保研究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进度管理方面,要求各课题团队合理安排时间,加快研究进度,确保按时完成项目任务。财务专家则重点对课题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他们详细询问了经费的支出结构、审批流程等情况,并对经费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提醒。财务专家强调,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医院的相关规定使用课题经费,确保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微信图片_20250821094918.jpg


在研讨会环节,各位专家围绕少数民族医药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方法学展开了深入探讨。有专家指出,少数民族医药具有自身的特色和复杂性,其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不能简单套用西医的评价体系,需要结合少数民族医药的理论基础、诊疗特点,建立适合其自身的评价方法和标准。还有专家分享了国内外在传统医药循证评价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为参会人员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启发。大家积极互动,就评价指标的设定、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共识。


本次少数民族医药循证评价方法研讨会暨课题督导会的成功召开,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课题研究人员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对于推进 2022 年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及课题的顺利实施,提升少数民族医药临床研究的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