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防线上的"特种部队":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
在医院的某个特殊角落,有一扇厚重的大门将内外分隔成两个世界。门外是焦急等待的家属,门内则是与死神赛跑的生命战场。这里,就是重症医学科(ICU)——医院中最神秘也最令人敬畏的地方。而在这片生死较量的前沿阵地上,活跃着一支特殊的"特种部队":重症医
学科护理团队。他们24小时不间断地守护着那些生命垂危的患者,用专业与爱心筑起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一、护理团队介绍
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的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是一支由专业护士组成的精锐队伍。与普通病房护士不同,在重症医学科需要掌握更为复杂的医疗设备操作技术和更全面的急救知识。
这支团队由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和护士等不同层级的31人组成,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7人、护师22人,研究生1人、本科27人、专科3人。每位成员都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和考核。在ICU,护士与患者的比例通常为1:1或1:2,远高于普通病房,这也反映出重症护理的特殊性和高强度。
二、开展护理项目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重症医学科护士,必须经历严格的专业能力考核。基础护理专业熟练度只是基础,掌握呼吸机、血液净化设备、血流动力学监测等高端医疗设备的操作技巧是基本,精通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配合、深静脉穿刺配合等急救技术,以及经鼻空肠营养管置管、各类危重症的护理常规是必备。这种专业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3-5年的临床磨练才能独当一面。
作为蒙医医院的其中一支队伍,护理人员还熟练掌握多项蒙医非药物疗法,头部诺哈拉呼疗法、肢体诺哈拉呼疗法、腹部诺哈拉呼疗法、耳穴贴敷、蒙药灌肠补泻疗法、热盐敷等。此外,团队还设有多位专科护士,其中包含重症专科肠内营养专科、急救专科、营养师。
三、护理工作内容
重症护理工作的复杂程度远超常人想象。一位ICU护士的日常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定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精确计算和调整药物剂量;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识别并处理各种危急情况;协助医生进行各项抢救操作;同时还要完成大量的护理记录。这些工作必须一丝不苟地执行,因为任何一个细微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在ICU这个特殊环境中,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关注患者的生理状况,还要照顾到他们的心理需求。许多ICU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却无法言语,恐惧和焦虑如影随形。我们护理团队会通过手势、书写板等方式与患者交流,解释治疗过程,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对于使用呼吸机无法说话的患者,护士们通过严密检测监护仪的变化,及时给予处理。这种人文关怀是重症护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团队科研实力
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作为我医危重症救治的核心力量,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团队成员依托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扎实的专业知识,围绕重症患者气道管理、感染防控、早期康复、镇静镇痛、多器官功能支持等关键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发表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这些研究不仅涵盖重症护理技术的优化与标准化,还涉及人文关怀、心理干预及家庭支持等全方位护理模式的探索。团队发表的论文常见于《中国民族医药杂志》《中国医学人文》《中国医院》等核心期刊,部分成果被国际重症护理领域引用,体现了中国重症护理的学术水平与实践创新。通过持续的科研输出,该团队不仅提升了临床护理质量,也为重症医学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循证依据与实践指导。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重症护理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但无论技术如何进步,护理团队对患者的那份责任与关爱永远不会改变。
当夜幕降临,ICU的灯光依然明亮。有人说,ICU护士是离死亡最近的人,也是离生命最近的人。她们用专业与坚守诠释着"生命至上"的医者仁心,用双手托起无数家庭的希望。在这条看不见硝烟的生命防线上,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无愧为最可靠的"特种部队"。
选择国蒙重症医学科,就是选择更严谨的检测、更专业的照护、更温暖的陪伴;重症医学科全体护理人员将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与安全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