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康复病房:生存希望与生命质量的“桥梁”
重症康复病房(简称HDU)是介于重症监护室(ICU)和普通病房之间的过渡病房,一种集监测、治疗、护理和康复于一身的新型重症监护单元,涵盖心肺重症康复、神经重症康复和胃肠功能障碍康复等领域,通过结合传统的重症救治技术和早期的物理治疗、言语吞咽治疗、针灸、蒙药等多种方法,降低ICU的并发症,缩短ICU住院天数,降低患者费用,确保患者良好的身体功能康复。

作为全区首家开展重症康复的医院,我院金桥院区设立重症康复病房,开展预防重症患者功能退化及改善功能障碍的重症康复治疗,在呼市地区重症趋于领先水平。重症康复病房保留了常规的病房设计,还增设了3人间病房,可灵活适应不同病情患者的康复需求,由专职重症医生、护士负责管理,提供全天监护及生命支持治疗,有效保证患者安全,节约医疗费用。同时,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要求家属陪护并鼓励家属参与治疗,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住院费用低,近普通病房。通过“现代医学+针灸治疗+早期康复介入”的综合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早日脱离呼吸机,尽快回归普通病房和家庭开展早期康复治疗,最大程度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HDU学术带头人
巴特金:主任医师,教授,内蒙古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我院副院长。擅长各类急危重症的诊疗,尤其是对各类急性中毒、重症感染、重症康复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
包巴根那:主任医师,蒙医专业,现任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对急危重症诊疗有丰富的经验。
HDU学科带头人
代兴:主治医师,金桥院区重症康复科负责人,擅长昏迷促醒、脱机拔管、气切封管、呼吸机应用、气管镜应用、血液透析滤过等。对于重症疾病急性期、康复期的诊疗有深入研究。
郭勇: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对于重症患者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刘俊芳: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对急危重症诊疗有丰富的经验,对于重症患者营养管理有较深入的研究。
真梅:主治医师,擅长蒙医传统疗法针灸治疗偏瘫,面神经麻痹,吞咽功能障碍,语言障碍,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等神经系统的疾病以及急危重症的抢救。
姜清秀:主治医师,擅长蒙医传统疗法针灸治疗及急危重症的抢救。
朝力格尔:主治医师,擅长蒙医传统疗法针灸治疗及急危重症的抢救。
纳木古郎:主治医师,擅长蒙医传统疗法针灸治疗及急危重症的抢救。

HDU医师团队将“重症”与“康复”两大临床专业领域有机结合,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有效控制原发病及并发症、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尽早制定综合、全面的康复治疗方案,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HDU护理团队由具备重症患者护理经验和康复专科护士专业经验的护士组成。他们不仅为患者提供重症和基础护理,还进行专业的康复护理,包括良肢位摆放、轴线翻身、床上运动及转移、膀胱功能训练、肠道护理等。


HDU的主要作用:是为患者提供24小时的密切医疗监测和护理,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防止功能退化和功能不全的照护,提高患者的功能性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还能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住院时间,让患者更好更快地进入康复治疗的循环过程,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与ICU病房相比,HDU病房在收治对象、病房环境和专业团队方面存在显著区别。HDU主要收治具有病情恶化风险但尚未达到入住ICU标准的患者、ICU治疗病情好转后需要机械通气或仅需小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治疗但存在病情加重风险的患者、高龄或大手术后需要密切监护的患者、导尿管或鼻饲管等治疗条件要求高且家属无法自行照顾的患者、家属要求简化治疗的危重病患者以及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需要呼吸机治疗或脱机困难但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ICU治疗病情好转后,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但暂不满足进入普通病房条件的患者。
如果说ICU给人以生存的希望,康复给人以生命的质量,HDU就是连接生存希望与生命质量的一座桥梁,帮助患者更快转入普通病房,更好地回归家庭,重新享有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