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官网!

医院新闻

我院邀请医科大学专家开展 “蒙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对策”讲座

发布时间:2016.01.11 阅读次数:4361

字体:

{ 关闭 }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医护人员对蒙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4月24日我院邀请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兼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博物馆馆长包哈申教授,为我院医护人员讲授题为“蒙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对策”的知识培训。我院科研部、博士项目部、国家临床试验机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聆听讲座。
     包哈申教授以蒙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对策为主题,对如何申请专利、蒙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蒙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对策展开讲解。她说,蒙医药是人类智力劳动的成果,具有商业价值,因而也是一种知识产权,应当受到法律保护,而目前蒙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有:一是蒙医药理论知识不能作为专利保护的客体;二是天然性限制了其专利保护的力度;三是公开文献记载和国际公开传播对蒙医药知识保护的影响;四是专利保护的地域性特征加大了寻求专利保护的成本。对于申请专利的授权条件应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我们要利用现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蒙医药知识保护的特殊途径来保护蒙医药知识。 
     包哈申教授强调蒙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直接关系到蒙药事业的发展,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正在逐步完善,由于蒙药专利保护制度起步晚,蒙药知识产权流失严重,蒙医药保护任重道远。蒙医药对骨科疾病有独特疗效,对心脑血管疾病和血液病等疑难病症也有明显的疗效。蒙医药为中华民族特别是蒙古族人民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因其神奇的疗效而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这种价值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将其产业化,使蒙医药产品在国内外药品市场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在我国中医药产业中由于相关知识产权流失而导致的巨大经济损失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推进蒙医药产业化、实现其经济价值的同时,必须要加强蒙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结合蒙医药的特点研究其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以防蒙医药这类传统知识被窃。
     讲座使大家开拓了思维,提高了对蒙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认知,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事业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增强全院职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院长办公室  杨慧供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