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官网!

医院新闻

秋季女性妇科疾病高发,提前预防很重要!

发布时间:2025.10.15 阅读次数:14

字体:

{ 关闭 }

“明明注意卫生了,怎么还是难逃炎症?”入秋后,不少女性发现妇科门诊变得拥挤——临床数据显示,秋季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的就诊量较其他季节攀升30%-50%。这并非巧合,季节交替带来的气候、作息变化,正悄悄削弱女性生殖系统的“防御网”。

微信图片_2025-10-15_111640_543.jpg

              

 01

4个隐藏诱因得提前避开



1. 免疫力“换季滑坡”,气温忽高忽低,人体忙着适应温差,容易累、没精神,再加上熬夜、作息乱,免疫力一降,病原体就容易趁虚而入;


2. 昼夜温差“冻”出隐患。中午穿短袖,早晚裹外套的日子里,若没及时添衣,腰腹部受凉会让盆腔血液循环变慢,局部抵抗力跟着下降;


3. 潮湿环境成“细菌温床”。“秋老虎”没走时仍会出汗,若穿紧身打底裤、牛仔裤,汗液捂在衣物里,霉菌、细菌便会疯狂繁殖;


4. 饮食作息“拖后腿”。夏天的冷饮习惯没改掉,秋天又忙吃油腻补品,加上“秋乏”总睡不够,身体平衡被打破,恢复能力大打折扣。


 02

3种高发疾病:认准症状别混淆



1. 阴道炎:瘙痒难忍的“头号麻烦”:入秋后穿得厚,不透气的衣物让外阴处于温暖潮湿环境,霉菌(白色念珠菌)最易滋生。若发现外阴突然剧烈瘙痒,白带变多、呈豆腐渣样或凝乳状,排尿时还隐隐作痛,大概率是阴道炎找上门,别硬扛着抓挠,越抓越容易破损感染。


2. 宫颈炎:悄悄报警的“隐形威胁”: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病原体容易“兴风作浪”,让宫颈炎症反复。它的信号很明确:白带变稠、呈脓性,有时带血丝,性生活后可能出血,外阴也会有灼热感。别不当回事,慢性宫颈炎若长期忽视,可能增加后续健康风险。


3. 盆腔炎:藏在腹痛里的“生育隐患”:腰腹部受凉是重要诱因,免疫力弱时,输卵管里的病原体可能“活跃”起来。发作时会感觉下腹部坠胀、隐痛,腰骶部发酸,白带变多,严重时还会发热、乏力。尤其要注意,慢性盆腔炎若没彻底治好,可能影响月经,甚至导致不孕。


图片3.jpg


03

防大于治:做好这4点,筑牢健康防线



1. 穿衣:保暖+透气缺一不可,别为了显身材总穿紧身裤,选宽松的纯棉内裤,外裤以透气为主;早晚出门记得穿薄外套护住腰腹,晚上睡觉盖好被子,别让小腹露在外面受凉。


2. 卫生:清洁到位但别“过度”,每天用温水洗外阴就行,别用肥皂、香味沐浴露搓洗,更别冲洗阴道内部——阴道里的菌群有自己的平衡,过度清洁反而会“帮倒忙”。出汗后及时换内衣,内裤单独手洗,洗完晒在太阳下,阴雨天用烘干机高温烘干,杀菌更彻底。


3. 吃喝作息:给免疫力“加分”,多喝温水,通过排尿冲刷尿道,减少感染风险;少吃辛辣、高糖食物和冷饮,秋天可多吃点银耳、梨、蜂蜜,滋阴润燥还养身体。别再熬夜刷手机,每天睡够7-8小时,搭配半小时慢跑、瑜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体质强了,病菌自然难靠近。


4. 出现症状:别自行用药,及时就医。一旦发现白带异常、瘙痒、腹痛,别慌着去药店买洗液、吃药——不同炎症的病原体不一样,乱用药可能加重病情。第一时间去正规医院做白带常规、B超检查,查清病因后遵医嘱用药,哪怕症状消失了,也要吃完整个疗程,避免反复。

             

秋天护好自己,才能安稳过季。别等不舒服了才重视,从穿衣、清洁这些小事做起,就是给生殖健康最好的“保护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