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官网!

医院新闻

结肠肿瘤突发破裂,微创手术成功救治 医生紧急提醒:早期筛查可避免这场“生死危机”

发布时间:2025.09.24 阅读次数:10

字体:

{ 关闭 }

近日,我院普外科成功救治一名结肠肿瘤突发破裂导致消化道穿孔的危重患者。53岁的张先生(化名)因剧烈下腹痛6小时紧急来院,经检查确诊为结肠穿孔。夏医君主任团队连夜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术中发现直乙结肠交界处肿瘤侵透肠壁引发穿孔。团队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经精心治疗,患者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微信图片_20250923095403_4_470.jpg


一、肿瘤沉默生长,突发穿孔酿成危机


夏医君主任指出,该患者平时无明显症状,直至肿瘤长大穿破肠管才以急症就诊。“这种情况非常危险,若再延误可能引发弥漫性腹膜炎、全身感染,甚至危及生命。”许多胃肠道肿瘤早期几乎没有症状,等出现疼痛、便血、消瘦时,往往已进展至中晚期。


肿瘤进展时间线警示:


第1年:肠壁内小息肉,胃肠镜即可切除;


第3年:息肉癌变浸润肠壁,微创手术可根治;


第5年:肿瘤引发梗阻或穿孔(如本案),需急诊抢救。


二、这些“蛛丝马迹”可能是身体呼救


张先生回忆,半年前曾出现“大便变细、带暗红色黏液”等迹象,却误以为是痔疮。夏主任提醒,结直肠癌早期易被误诊为常见小病,需警惕四大“伪装大师”:


大便带血→易误当“痔疮”,腹痛腹胀→易误当“胃炎”,排便习惯改变→易误当“肠功能紊乱”,贫血消瘦→易误当“劳累”。


三、挽救生命靠“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 早发现——高危人群需主动筛查


普通人群:40岁起每5年做1次肠镜,每年进行粪便潜血检测;高危人群(有家族史、肠息肉、炎症性肠病):35岁起每3年1次肠镜,若出现便血、消瘦、持续腹痛需立即就诊;已出现报警症状者:2周内必须完成胃肠镜检查。


2. 早诊断——肠镜是“金标准”


肠镜能直接观察病变、取活检,无痛肠镜可让患者在睡眠中无感完成检查;CT、肿瘤标志物可作为辅助手段,但不可替代肠镜。


3. 早治疗——时机决定预后


早期肿瘤:腹腔镜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可实现根治;

进展期肿瘤:需扩大手术范围,结合放化疗,恢复慢、费用高、易复发;

晚期肿瘤:易出现穿孔、梗阻等严重并发症,急诊手术风险高,可能需造瘘或多次手术,生存率显著下降。


“这台手术虽然成功,但患者本可避免这场危机。”夏主任强调,早期结肠癌如同“哑弹”,胃肠镜是有效排查手段。他呼吁公众重视筛查:“花半小时做一次检查,或许能换来几十年健康生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