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诊断结果为什么要等那么久?
来病理科的病人经常会问:“病理报告今天不能取吗?为什么那么久?”,临床医生也常常会打电话到病理科,“我的某某病人病理什么时候能出结果,病人着急出院呢”。
为什么病理报告需要让病人和医生焦急地等待3-5个工作日甚至更长时间呢?我们来看看从病理标本接收到病理报告发出,病理标本究竟走过了哪些辛路历程。
常规病理制片需要经过标本接收、登记、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捞片、烤片、染色、封片,贴签等各个步骤,才能制作完成,交接给病理诊断医师。
第一个工作日 取材:病理医生需要仔细检查标本,测量大小、描述颜色、质地等,并精确地选取最有诊断价值的部位切成小块(通常1.5cm x 1.5cm x 0.3cm)。骨组织需要脱钙,大标本需要切开后继续充分固定,这些操作又额外延长了相应的时间。 选取的小组织块需要在脱水机中进行以下处理:1脱水:用酒精逐步去除组织内的水分。2透明:用二甲苯等试剂置换出酒精,使组织变得透明。3浸蜡:将透明的组织块浸入融化的石蜡中,使石蜡充分渗透组织。 第二个工作日 包埋:将浸透蜡的组织块放入模具,浇上蜡液,冷却后变成坚硬的蜡块。 切片:将蜡块放在切片机上,切出仅4-5微米(比头发丝还薄得多)的薄片,并将其漂展在温水中,再小心地贴到载玻片上。 烤片:将载玻片加热,使蜡片紧贴玻片。 染色和封片:最常用的是HE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这个过程需要经过二十几道步骤,以便在显微镜下清晰分辨组织和细胞形态。 封片后,需在病理切片上贴签,按照病理号及取材部位序号依次排列。 这些步骤完成后,病理切片制作完成,才可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通常需要2-3个工作日。
第三个工作日或更久 病理诊断医生拿到切片后,放在显微镜下仔细阅片,诊断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病史及各项检查情况,最终才能得出病理诊断结论。病理报告由初诊医师和审核医师依次签发。这个过程一般需要1-2个工作日。 必要时,还需要加做特殊染色(如抗酸染色查结核杆菌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下图)和分子病理等进一步明确疾病的性质、来源、类型、指导治疗和预测预后。对于疑难病例,还需要进行科内会诊讨论。 有时还需要补充取材,重新切片和染色,这些工作过程都会导致病理报告时间相应延长。 因此,从接收病理标本到出具病理报告,每一步都需要充分的时间,病理医生和技术员们和您一样焦急,请您耐心等待,各步骤完成后,病理报告会第一时间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