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官网!

医院新闻

“盛夏逐光,志愿同行” ——我院举办职工子女暑期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9 阅读次数:18

字体:

{ 关闭 }

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让孩子们切身感受父母工作环境,培养其社会责任感,2025年7月至8月,医院团委举行了职工子女暑期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中,小志愿者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有序参与导诊引导、协助患者使用自助设备、维护候诊秩序等志愿服务工作。在自助服务区,他们协助患者完成挂号、缴费等操作;在蒙西药房前,他们热情讲解并引导患者签到;在健康夜诊中,他们及时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解暑饮品、发放蒙药香囊等。医院也为志愿者们提供了饮用水、志愿服务时长记录及荣誉证书等服务保障和激励。在医院里,他们亲身体验了医疗工作的日常,在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同时,也收获了成长与快乐。志愿者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40余小时,服务患者达800余人次。

图片

志愿者敖丽娅:在医院做志愿者的经历,让我对“微小的帮助也有重量”这句话有了更真切的体会。常有老人捧着医保卡,对着屏幕反复念叨“哪个是挂号啊”,帮他们选对科室、确认信息时,布满皱纹的脸上会绽放出感激的笑容;在遇到抱着孩子的家长手忙脚乱缴费之际,教他们快捷支付节省时间后,对方那句“太谢谢你了,不然真怕耽误事”,让我心里暖暖的。原来,只是多一句指引、多一次操作示范,就能为焦灼的就医之路平添几分顺畅。这次志愿服务经历,让我更加体谅到医护人员的不易和付出。


志愿者慕熙乐: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健康惠民”志愿服务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珍贵而意义非凡的经历,我收获颇丰,内心充满感动。看到需要帮助的老人和操作困难的患者家属,我都耐心地一一指导,有时直接协助操作,直到确认打印出小票,再指引他们前往取药或检查。这次的经历让我对医疗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深刻理解了责任与担当的含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阅历,更在我心中播下了一颗向往医学事业的种子。未来,我希望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图片

志愿者王奕涵:几次在医院做志愿者的时间里,像把生活的镜头调近了。以前总觉得医院是“严肃又冰冷的地方”,亲身经历后才发现,这里藏着太多普通人的悲欢,也让我对“付出”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志愿者能做的其实很有限,帮不了人看病,解不了医学难题,但是指一次路、多一句耐心的解释,就能让焦灼的人松口气。所谓“志愿服务”,未必是多宏大的事,能在别人需要时搭把手,就是有意义的。以后我一定多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希望自己也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志愿者奇穆柏:参加了医院的志愿服务活动,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许多课本之外的成长与感悟。在药房窗口服务时,起初我有些紧张,担心自己讲不清楚步骤,但我立刻静下心来,有的老人听力不太好,我就放慢语速、提高声音,直到他们点头明白,看着他们拿到药品时露出的安心笑容,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被需要”的温暖。参加医院健康夜诊活动的经历也让我记忆犹新。现在我深切体会到, 医院里每一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在为患者的健康默默付出。未来,我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参与这样的活动,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也让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图片


志愿者赵瑾伊:从事志愿服务起初我心里揣着点不确定,怕自己太过年少,做不了什么。可慢慢发现,原来帮助从不需要“够不够大”的标尺。哪怕只是一个动作,或是一个微笑,都像投入湖面的小石子,能荡开一点点温柔的涟漪。原来,小小的我们也能成为一束光,不用多亮,只要能照亮别人走过的一小段路,就已足够。参与志愿服务的这个暑假,像一场安静的成长,它不只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学会把自己的温度,悄悄传递给更多人。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是我院关心职工、服务职工的具体举措,更通过搭建实践平台让职工子女在服务他人中得到成长。未来,医院将持续优化活动形式,将志愿服务与职业体验、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继续搭建更多亲子互动与实践成长的平台,让职工子女在奉献中收获成长,让医者仁心的精神代代相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