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院长参加第四届国家中医药(民族医药)改革发展上海论坛及相关会议
乌兰院长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民族医药)改革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12月5日,第四届国家中医药(民族医药)改革发展上海论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民族医药)改革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和国家中医药(民族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在上海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吉林省原省长洪虎,科技部原副部长程津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王志勇,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宗明、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沈晓初,两院院士张伯礼、陈凯先及各省(市、区)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机关各部门负责人约100人出席了会议。内蒙古卫生计生委党组成员、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院长乌兰参加了会议。
本届论坛以“改革机制、推动创新、提升服务”为主题,梳理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面临的形式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影响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围绕改革评价体制、激励机制及支撑机制等,探索中医药(民族医药)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途径。大会向全体与会人员通报了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改革发展情况,总结回顾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并就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进行专题咨询,总结国家中医药(民族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进展,交流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部署下一阶段建设工作。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讲话中强调,要着眼于构建符合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规律、具有中医药(民族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这个目标、突出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和经济结合这个重点、紧扣激发中医药(民族医药)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这个根本,不断深化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为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创新驱动战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他指出,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国独有的医学科学,具有丰富的原创思维、医学实践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能和创新与实践相结合能力。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不仅可以丰富中医药(民族医药)理论与实践,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自身发展,而且有利于巩固和加强我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优势地位。推进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不仅可以推动我国医学科学进步,增强科技竞争力,而且有助于探索医疗卫生领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子。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不仅可以推动中药(民族药)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对下一步工作,他提出一要增强战略定力,把创新发展摆在核心位置。二要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解影响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三要坚持需求导向,找准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四要改善创新生态,努力营造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五要加强开放合作,加快提升中医药(民族医药)自主创新能力。
会上,乌兰院长就蒙医药中医药在改革创新中及提升服务方面的作法进行了介绍,同时提出中医药、民族医药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院长办公室高秀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