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母亲也是医生,角色不同情怀一样
“谢谢医生,我儿子的退烧了,今天也有精神了,刚刚还吃了早饭。”一位年轻的母亲激动的向陈乌仁图雅医生道谢。陈乌仁图雅是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传统内疗科的一名医生,同时也是一个一周岁孩子的母亲。她在方舱医院内工作时,总是会不由自主的给予舱内的孩子更多的关注,会向孩子家长询问...
2022-11-24
-
“疫”路有你 何惧风雨
“婚姻里不止有爱,还有肝胆相照的义气和不离不弃的默契”。关童和她的爱人以实际行动诠释婚姻中最美好的模样,在生活中,他们是千万对夫妻中普普通通的一对,过着柴米油盐平凡又简单的日子;在工作中,他们是同心同行的医务工作者,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在困难来临的时候,他们是携手并...
2022-11-22
-
方舱姐妹花 “疫”线绽芳华
古有男儿赴疆场,今有女子战疫魔。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十一病区护士吴圆圆和锡林郭勒蒙医医院脑病科护士伊如乐是对堂姐妹。在此次青城保卫战中,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分别参加水岸方舱医院、敕勒川方舱医院的抗疫任务,用坚守“疫”线绽放最美芳华。姐姐吴圆圆忙忙碌碌间,姐妹两个在方舱内...
2022-11-22
-
“疫”线坚守 静待黎明
11月1日,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调派6名护理人员支援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是国蒙首批支援定点医院的护理人员。到达定点医院后,她们接受了严格的培训和考核,第二天进入到红区参与一线工作。6名护理人员被分配到收治病区较重的综合楼(亚重症病房)、新生儿科等科室工作,先后与广东省...
2022-11-22
-
白衣执甲护苍生 心中拨亮天使灯
青城抗“疫”之战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在这个暂停下来的城市,无数人选择逆行,勇当“逆行者”。王海霞:能胜任每个角色的全能型组长方舱里的工作是对人体力耐力的极大考验,为了更好地控制疫情,我们需要日夜兼程,不得有丝毫的马虎。在这压力和强度比较大的隔离生活里,具有30年工作经...
2022-11-22
-
坚守在"黄码医院"急诊科的国蒙人
“我心目中的理想护士应该是新时代的南丁格尔,充满着爱心、智慧、自信和创新精神,守护健康,关爱生命,同时也知道也知道关爱生命,活出精彩来。”看着同事朴实无华的朋友圈,不知不觉回忆起这一个月来黄码医院的日子。自出现疫情后,急诊科成了一面盾牌,更是带着守护罩的盾牌,这里需...
2022-11-22
-
勠力同心 共护家园——疫情之下最美的坚守
当最后一群大雁掠过天际的那一刻,冬也随之到来。清晨,伴随着一缕缕金色的光芒,太阳露出了美丽的笑脸,温暖了这座寂静而坚强的城市——呼和浩特。城市按下了“暂停键”,抗疫没有“旁观席”。当得知医院接管水岸方舱3号馆后,所有队员火速集结。为了实现方舱高效运行,医院成立了医疗、...
2022-11-22
-
国蒙30名医护人员圆满完成支援水岸2号方舱任务
11月22日,水岸小镇2号方舱医院正式休舱。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30名医护人员圆满完成支援方舱任务进行休整。支援医疗队由五疗康复科敖其尔任组长、口腔科刘玉梅任护理组组长,带领队员们连续奋战22个昼夜。10月31日,医疗队到达后立即投入工作,30人化整为零,被分配到各个小组中。全体队员们听...
2022-11-22
-
“一封了之”“一放了之”都要不得 | 二十条优化措施热评之一
优化调整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发布以来,各地正在迅速贯彻落实,细化执行方案。部分城市在判定高风险区时,及时精准到单元和楼栋;有的地方在隔离转运、核酸检测、医疗服务等方面,增添更多细节和温度。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公众留言板”数据,11日到16日...
2022-11-21
-
不折不扣、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二十条优化措施热点问答之二
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发布以来,各地采取多种措施落实落细,集中力量打好重点地区疫情歼灭战。提高防疫工作的有效性,核酸检测如何做到“既不层层加码,也不随意减码”?部分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如何落实分级分类诊疗?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有何新进展?针对公众关注的热...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