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官网!

医院新闻

压疮预防护理4个小妙招

发布时间:2025.08.18 阅读次数:22

字体:

{ 关闭 }

长期卧床的老人、术后需要静养的病人,身边常藏着一个“隐形杀手”——压疮。简单说,就是身体某个部位长期被压着,血液循环变差,皮肤和下面的肉得不到营养,慢慢就会发红、破损,严重时还会烂到骨头里。但只要护理得当,这个问题完全可以避免。今天就用大白话教大家怎么护好卧床的亲人。

 

先搞懂:压疮爱找哪些地方“下手”?



压疮专挑那些骨头突出、肉少的地方欺负。比如:平躺着时,屁股中间的骨头(骶尾部)、后脚跟、肩膀上的骨头最容易被压;


图片17.jpg


侧躺着时,胯骨、膝盖内外侧、脚踝这些部位要重点盯;


图片18.jpg


坐轮椅的人,屁股底下的坐骨结节和后脚跟也得小心。


图片19.jpg


每天帮患者翻身时,记得摸一摸这些地方,看看皮肤有没有发红、发紫,或者摸起来硬邦邦的,这些都是危险信号。


预防压疮,做好这4件事就够了



图片20.jpg


1. 保持皮肤干净干燥:不给细菌留机会 。出汗、尿床、拉屎后不及时清理,皮肤泡在潮湿环境里,很容易破损;每次弄脏后,用温水轻轻擦干净,特别是屁股、大腿根这些褶皱多的地方,擦完用软毛巾蘸干(别用力擦),再抹点润肤霜保护皮肤;床单被褥要天天检查,有渣子、褶皱赶紧铺平换干净的,选纯棉的床品,透气不闷汗;换床单时动作轻一点,别蹭到患者的皮肤。


 2. 定时翻身:让受压部位“喘口气”。 长期压着同一个地方,皮肤肯定受不了;卧床的人一定要每2小时翻一次身,如果人特别瘦或者病情重,就得1小时翻一次;翻身时千万别直接拽胳膊拽腿,容易磨破皮肤。可以让患者侧躺30度左右,在后背、膝盖中间垫个软枕头,这样骨头突出的地方就不会死死压在床面上了;最好床头挂个小本子,记上每次翻身的时间和姿势,免得忙忘了。


3. 用好减压工具:分散压力更舒服 。光靠翻身还不够,搭配减压工具能事半功倍;长期卧床的人,铺个气垫床最好,它会自动充气放气,让身体不同部位轮流休息;没有气垫床,铺个水垫、软海绵垫也行;坐轮椅的人,屁股底下垫个减压坐垫,后脚跟可以套个软套子;骨头突出的地方(比如后脚跟、胯骨),垫个薄软枕,但别垫太厚,不然反而会增加压力。


图片21.jpg 

4. 吃得有营养:皮肤才有“抵抗力”。皮肤就像一道墙,营养不够,墙就容易塌。想让皮肤结实,得让患者多吃这些:鸡蛋、牛奶、瘦肉、鱼虾、豆腐这些高蛋白的食物,能帮皮肤“补营养”;新鲜的蔬菜、水果(比如橙子、猕猴桃、菠菜),里面的维生素C能让皮肤更有弹性;如果患者吃不下饭,别硬喂,赶紧找医生,通过鼻饲或输液补充营养。


发现这些情况,赶紧处理!



如果摸到皮肤发红,按一下不变白,或者有点肿、有点疼,说明这里快“出问题”了:立刻让这个部位不再受压,比如原来平躺,赶紧翻个身;用温水擦干净后晾干,抹点凡士林保护,但别使劲揉发红的地方,越揉越糟;要是皮肤破了、起水泡,甚至流脓,千万别自己涂药或挑破,马上找护士或医生来处理,耽误了可能会感染。


压疮看着吓人,但只要照护者多上点心,定时翻身、保持干净、用好工具、补足营养,就能把这个“隐形杀手”挡在门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