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公共卫生管理部』“风吹来的恶魔”——麻风
一、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人体的皮肤、粘膜、周围神经及淋巴等。会导致肢体麻木、溃疡和肿胀,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肢体残疾。
二、麻风病是怎么传染的?
三、麻风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2. 身体上会出现斑点、斑块或结节。
3. 皮肤出现麻木或不出汗的情况,尤其是在斑块和结节处更为明显。
4. 患者的手指无法伸直、呈现鸡爪形。
5. 发病后的几天内,患者的脚底会出现溃烂的情况,但没有明显的痛感,溃烂面比较难愈合。
6. 患者行动缓慢不便,走路一瘸一拐的,步态异常。
7. 还会出现口角歪斜的情况,就如中风后的症状。
8. 眼睛不能闭拢,好像兔子眼一样。
9. 肌肉溃疡。
10. 神经粗大。
四、麻风病如何治疗?
目前,麻风病的治疗主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利福平(RFP)、氨苯砜(DDS)、氯法齐明(B663)等药物进行联合化疗。门诊治疗半年或一年即可完成疗程,效果良好。早期及时治疗可以避免各种麻风病残疾的发生。
五、如何预防麻风病?
1.接触活动性麻风病患者时戴口罩、接触后洗手、注意个人卫生,降低麻风杆菌的感染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