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勤廉榜样㉒ | 五疗·康复科:五疗精粹解沉疴 康复前沿立潮头
勤,贵在奉献;廉,贵在坚持。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和清廉医院建设,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学习榜样、崇尚榜样、争当榜样、赶超榜样,积极营造党风清正、院风清朗、医风清新、行风清明的浓厚氛围,2024年起,医院纪委在全院广泛选树挖掘清廉守纪、勤干为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勤廉模范,现在“廉洁国蒙”微信公众号集中展示。他们用思索和实干、热情和初心点燃梦想,用专业和专注、无私和奉献诠释新时代“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们廉洁从业、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一起感受榜样的力量! 五疗·康复科: 五疗精粹解沉疴 康复前沿立潮头 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五疗·康复科前身是原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医院五疗·康复中心,2012年整体迁移至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科室已发展成为临床、教学、科研全面领先,具有鲜明蒙医特色的标杆科室。科室设有蒙医康复、蒙医五疗及蒙医疼痛等门诊,开放床位99张;共有医护人员121名,其中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10名,副主任治疗师2名、主管治疗师5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18名,“草原英才”2名,自治区蒙医传承导师2人,学术继承人6人。 面对如断线风筝般失去平衡的躯体,如搁浅船只般难以启航的话语,他们以专业为针,耐心为线,一针一线织补着命运的断章残页。他们致力于修复的,不仅是受损的身体机能,更是被疾病骤然撞碎的生活故事,以及那份久违的人格尊严。 精兵强将,驱动学科腾飞 五疗·康复科门诊康复治疗室总面积1500㎡,现代化康复设备齐全,开展蒙医针刺等60余种蒙医特色疗法,年均收治住院患者超过1500人次,接诊门诊患者逾万人次。 2006年,科室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十一五”蒙医五疗重点专科;200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蒙医疗术(五疗)重点研究室”建设单位;2011年,被评为国家卫计委“十二五”临床重点专科;201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蒙医疗术温针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201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中医药康复能力建设”单位;2018年,五疗学科和康复学科分别被自治区卫计委认定为自治区临床医学领先学科;2019年,被自治区科技厅评为“蒙医五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3年,再攀高峰,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为中医康复中心建设单位。这一连串闪光的足迹,不仅见证了科室的跨越式发展,更彰显了其在传承创新蒙医药精髓、服务人民健康事业中的核心地位。 强大的临床实力背后,是深厚的科研积淀与持续的创新动力。科室团队主持并承担8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及2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展现出卓越的科研实力和攻关能力。近年来成功举办了20余次国家级及自治区级学术活动,为行业内外搭建了高效、宝贵的交流与合作平台。累累硕果化为耀眼的荣誉,科室荣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 传承创新,彰显蒙医魅力 五疗·康复科的灵魂,深深植根于博大精深的蒙医药传统,并在现代医学的滋养下焕发新生。 数年来,科室团队如精密齿轮般协同运转,在“萨病”恢复期、脑外伤恢复期、脊髓炎及脊髓损伤恢复期、格林巴利恢复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等神经系统疾病和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各类骨关节病,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等免疫系统疾病的诊治能力达到业内领先水平。 2024年,借助京蒙协作中医药(蒙医药)“医疗倍增计划”的东风,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等顶尖协作单位的指导下,科室顺利开展了脊髓电刺激技术、交叉电项针技术、肌肉能量技术、美式整脊技术、麦肯基技术等前沿康复手段,成功引进了神经调控技术、鞘内吗啡泵植入术、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扩张术、腰椎椎间孔镜技术,有效填补了区域康复、疼痛诊疗技术的空白,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内一流的康复与疼痛治疗服务。 仁心仁术,书写大爱篇章 在五疗·康复科,精湛的医术是基础,而流淌在血脉中的仁爱精神,才是照亮患者康复之路的永恒明灯。 跨国界的温暖——白桂荣医生的无私援助。2024年10月,一位来自蒙古国的贫困牧民,因剧烈腰痛再次跨国求医于白桂荣。确诊肾结石后,高昂的治疗费用让靠放牧维生的患者陷入绝望。得知患者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为继,白桂荣毫不犹豫地自掏腰包,垫付了部分手术费用,使患者及时接受了体外碎石治疗并顺利康复。这份超越国界的仁心,不仅让患者重获健康,也搭建起了一座连接两国人民心灵的桥梁。 点亮希望之光——康复团队的暖心守护。脑出血偏瘫患者张某的康复之路,饱含着康复团队的辛勤付出与脉脉温情。在近一个月的康复过程中,评定师陈佳慧秉持严谨细致的态度,量身定制了一套科学系统的康复方案;康复师荣芳以温暖的笑容和专业的手法,悉心引导患者开展康复训练。她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病情,在训练时耐心地手把手示范动作要领。当察觉到患者情绪出现波动,便给予贴心的安抚,用“每一步微小的进步都是生命的奇迹”这句话,重新点燃了患者内心的希望,为其照亮了康复之路。 以柔承重——杭启明护士化解矛盾的魔法。面对脑出血偏瘫后并发肠梗阻、因不理解治疗而抗拒甚至恶语相向的患者及家属,杭启明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亲切的笑容以及超越职责的关怀,成功化解矛盾,温暖患者及家属的心灵。她不厌其烦地耐心讲解、解释沟通,最终赢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灌肠治疗、病情好转。患者家属感慨:“杭启明护士扎实的专业素养,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对患者热情和蔼的态度,令我赞叹不已。她从来不愠不恼,总是耐心讲解,尽力满足我们的要求;她像哄孩子一样的态度,减轻我们的心理负担,安抚我们的情绪。” 这就是医务工作者最真实的日常——用科学对抗疾病,用人性温暖生命,在治愈他人的漫长征程中,也悄悄治愈着这个有时并不温柔的世界。